玄武门事件最初看似是三人合谋对付一人,结果却出人意料,局势逆转,原本的策划者反被对方击败。
六月初一,宫里得知突厥来犯。以往都是李世民带兵,这次李建成劝动了李渊,改让李元吉领兵。
四个男人之间的较量悄然开始。
李建成的计划是,通过李元吉向皇帝提议,调走天策府的尉迟恭、程知节、段志玄和秦琼四名猛将,随军出战,再在军中制造机会除掉他们。
没了这四位得力助手,李世民实力大减,李建成趁机在送别宴上对他下手。
这段记录存在明显的问题,它违背了李建成不杀李世民的原则,显然是后人有意添加的内容。
李建成计划削弱李世民的力量,先除掉他的重要支持者,然后彻底剥夺他的权力并将其关押。
李渊对此事持何立场?李建成的策略已向李渊汇报,意味着在罢免李世民的问题上,李渊、李建成和李元吉三人的意见已经统一。
李渊意识到秦王和太子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,调解手段已无济于事,必须做出取舍。根据历史记载,李渊早有除掉李世民的打算,只是迟迟下不了决心。
若能保住李世民一命,同时彻底瓦解秦王的势力,无疑是最理想的结局。
李渊、李建成和李元吉邀请李世民参与一场麻将比赛,胜负只在一局之间决出。
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边的密探意外泄露了情报。消息传到秦王府,众人顿时慌了神:再不下手,咱们的势力会被逐个瓦解,到时候您就成了孤家寡人,对方想怎么对付咱们就怎么对付。
经过整晚的周密部署,秦王府在六月初二这天正式启动反击行动,形势紧迫,不得不采取行动。
六月初三,太史令傅奕突然到访,向李渊禀报了一个异常天象:太白金星轨迹异常,这一现象被视为秦王即将掌控天下的征兆。这一消息让双方的原有计划都受到了影响。
李渊最近可能正为李世民的事发愁,眼看这孩子就要被关起来了,心里挺不是滋味。傅奕的话倒让他找到了理由:不是我这个当爹的狠心,实在是你不争气。
他直接把李世民拽进宫里,上来就质问:要是你清白,太白金星怎么会出这种状况?你自己说清楚。
按照李渊的安排,李世民这时候得跪地认错,说自己再也不敢了。李渊会一脸失望地训斥他,然后告诉他:别怨我狠心,从今天开始你就待在府里享福吧,要什么美女都给你。
这样做避免了秦王手下的伤亡,潜在的危险也化解了,大家都松了口气。
李导的计划被打乱了,李世民反应迅速:他坚信是太子和齐王在背后搞鬼,他们经常偷偷找张婕妤和尹德妃学习外语。
李渊万万没料到自家内部出了问题,心里半信半疑,打算次日就摊牌。
这件事只有两种可能:如果李世民讲的是事实,太子就得下台,换成秦王;如果他撒谎,那就直接撤他的职,合情合理。
明天就是麻烦解决的日子了,这父亲的角色真不好当,总算要轻松了。
李世民机智应对,迅速瓦解了阴谋。次日凌晨,“玄武门之变”上演,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彻底击败,李渊被迫交出权力。
李世民的临场应变促成了次日公堂对峙,为“玄武门之变”铺平了道路。
历史记载未必全对,“玄武门之变”并非李世民被动应对,而是他早有预谋的行动。
事变发生前,秦王集团早已筹备多年,李世民稳操胜券。虽然“玄武之变”最终成功,但许多具体安排和后备方案至今仍无法公开。
有哪些具体内容和方案是保密的?
聪明的伪造者不会在显眼处动手脚,而是在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上精心修饰,这才是最巧妙的手段。
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目标是太子吗?
实际上,李建成和李元吉并非主要目标,首要目标始终是李渊。
历史记录虽未明确提及,但事实不容掩盖。李世民并非愚钝之人,仅铲除李建成与李元吉并不能确保他的成功,毕竟他还有众多兄弟。然而,只要掌握李渊,即便败给李建成,他仍有逆转局势的可能。
在玄武门兄弟相争之前,可能还发生过一次李渊被挟持的事件。
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?
从逻辑上看,如此重大的事件不可能仅靠李世民临时起意。我推测,傅奕借太白金星一事为借口,促使李渊召见李世民。李世民则早有准备,利用这次机会迫使李渊召集太子和齐王入宫进行对质。
秦王府的800名精锐士兵如何成功潜入皇宫?
六月初三晚上,秦王府的幕僚们争执不下,尉迟恭直言:“外面有八百多勇士,现在都进了宫,全副武装,局势已定,殿下您就别推辞了!”
您已经在宫里埋伏了800名精锐士兵,箭已上弦,还有回头路吗?
尉迟恭透露,玄武门事变前夕,一支800人的部队控制了李渊,这是整个计划的核心环节。
李世民是怎么让这么多人混进宫里的?走正规程序才行,偷偷进去不可能。那么,这个能办到的人应该是禁军的高层,到底是谁呢?
谁帮助李世民成功掌控了李渊?
仅有800人进入皇宫并不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,因为皇帝周围设有多层严密的防护系统,每层警卫都有专门职责,彼此独立运作。
要让这些精锐悄无声息地靠近皇帝并控制李渊,唯一的办法就是李世民收买了负责三层守卫的指挥官。
谁协助高士廉释放并武装了囚犯?
高士廉带领着一群临时装备的囚犯,埋伏在玄武门西侧的芳林门。
高士廉作为长孙皇后的舅舅,担任雍州长史,在事变中负责守卫芳林门,阻止太子军队进入弘义宫,即秦王府所在地。
雍州长史本不负责司法事务,他关押的犯人从何而来?又是谁为他们提供了武器?
为何李世民总能察觉李渊的秘密安排?
李世民原本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,但李渊和李建成的谋划被他完全掌握。太子府的率更丞王晊是李世民安插的眼线,他提供了一些情报,但由于职位较低,无法获取全部细节,更无从知晓李渊的具体安排。
李渊身边还隐藏着哪些重要人物?
潜伏在李渊身旁的高级将领极有可能是柴绍,他身兼左翊卫大将军一职,既是李世民的大姐夫,也是李渊的乘龙快婿。
柴绍曾跟随李世民,两人关系亲密,既是亲戚又是战友。玄武门事件后,他被提拔为右卫大将军,负责管理宫廷守卫以及内外府的军务。
柴绍若非心腹,李世民绝不会让他负责皇宫守卫。只有他,才能出其不意地攻击李渊。
刘政会当时担任刑部尚书,负责管理刑狱事务,他可能就是帮助高士廉的人。尽管刘政会作为太原元谋功臣的功绩并不突出,但他仍然被列入了凌烟阁功臣榜。
凌烟阁功臣榜的评选标准主要看太宗时期的功绩,而非高祖时代。他能上榜,很可能是因为他的成就不便公开。
在李渊的宰相中,萧瑀很可能站在李世民这边,陈叔达也有类似倾向。李建成死后,陈叔达是第一个劝李渊放弃抵抗的人。
在间谍活动中,双方互相渗透,真假难辨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对方的圈套。以封德彝为例,他表面上效忠李世民,实则暗中为李建成效力,直到他去世十六年后,李世民才揭开这一秘密。
高士廉不仅负责保护秦王府,还可能在计划失败时,确保秦王及其重要手下的家人安全离开长安。
李世民花了五年时间,暗中筹划前往洛阳的计划。
李世民在击败王世充后,将重心放在洛阳的管理上。随后,他主动辞去了陕东道大行台的职位,并推举温大雅接任。
李渊并未察觉,他的贴身秘书温大雅早已暗中投靠李世民。武德九年,李世民还秘密派遣心腹张亮,带领千人悄悄东进,与关东的权贵们达成了一系列私下协议。
陕东地区对秦王集团至关重要,是他们防御和反击的关键所在。
如果李世民在“玄武门之变”中失手,对他本人而言未必是致命打击,但对整个唐朝来说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危机。
李世民精心策划,几乎耗尽了李渊的资源,你觉得他还会输吗?
在历史长河中,李世民的形象既充满魅力又充满疑问。这套书通过探索李世民的“谜团”和“迷惑”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,深入挖掘了许多被掩盖的历史事实,特别是对“玄武门之变”的解析尤为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阅读。
点击此处查看“中国历代帝王传记”,我们挑选了最受读者喜爱的帝王故事集,欢迎您随时订阅购买。